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会议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中关村科学城,重塑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动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打造支撑和引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开启新时代海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奋力谱写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新篇章。
根据于军同志在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和讲话要求我们对接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对标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对海淀所处的发展阶段再明确、发展思路再完善、战略布局再调整、任务举措再聚焦、认识行动再统一。
海淀的城市功能定位经历了从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到中心城区的重大转变,成为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海淀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实践区。这“五区”功能定位,全面对标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首都“四个中心”核心功能高度契合,对我们推动城市发展深度转型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法定依据。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掌握未来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三城一区”的领头羊的重大举措,集团党委本次特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大家呈现,使大家更好的理解海淀城市功能定位的重大转变。
北京市总体发展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与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的有力支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北京建设成为在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建设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2020年发展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首都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中央政务、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
2035年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架基本形成。
——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
——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
——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2050年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成为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
——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
——成为富裕文明、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美丽家园。
——全面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海科金集团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备11022072号-1 技术支持:浩天通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