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网、新华视点
一、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
根据方案的描述,新组建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进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原银监会、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性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均被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二、银保合并的原因
国务委员王勇3月13日上午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出说明。王勇称,为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强化综合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更好统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逐步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方案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三、银保合并对行业有何影响
“这是继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之后的又一重大监管框架调整举措。”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推进行业监管协同,有效避免监管漏洞和监管重叠问题。
连平说,保险的业务功能相对单一,风险管理方法和要求与银行有一定相似之处。而长期以来,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合作密切,在监管合作上也有较好基础,推进银行与保险监管跨行业整合,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
“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银行和保险领域,且银行已经成为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标的。”连平说,在制定相关机构的监管标准时,由统一的监管部门加以推进,可以将风险控制要求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这对加强骨干金融机构管理,进而对保证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银保混业监管打破了监管部门壁垒,对银行、保险中的所有机构、业务和产品,由一个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有助于提高监管的广度和深度,找到风险的源头,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风险的措施,实现监管的全覆盖。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目前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套利;监管缺乏穿透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用债务资金作股权投资等高风险行为难以抑制;一些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盲区,没有人管,出了事才被迫补救;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使重要决策缺乏依据;部分监管职能重叠,导致冲突、扯皮和政策信号不一。
马骏表示:“这次机构改革,有望解决或缓解上述部分问题。比如,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牵头或协调制定跨部门的政策和规定、合并若干监管部门,有利于减少监管套利、监管缺乏穿透性、监管盲区和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再如,将原银监会的政策制定(尤其是涉及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功能划归人民银行,有助于避免宏观审慎政策领域的多头管理和政策信号冲突。若干功能和部门的合并还有助于解决职能重叠的问题,尤其在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领域。”
海科金集团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备11022072号-1 技术支持:浩天通达科技